有一种力量,让我们不忘初心;有一种精神,让我们奋斗前行。在岁月的流逝中,红色经典犹如清泉,时时荡涤着心灵。
为常态化、长效化推动红色主题书籍阅读推广,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职工阅读红色书籍,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增强全院职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信心决心和精神力量,荣县第三人民医院党支部开展“声音里的‘四史’”有声诵读活动,在这里,将由医院党员、团员、职工为大家带来“声音里的‘四史’”诵读作品。
让我们用一首首红色经典诗歌,一篇篇红色经典故事,一声声浓情诵读,致敬经典,汲取力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选段文字内容
邓小平南方谈话
苏东剧变以后,冷战结束,世界格局呈现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既向中国提出了严峻挑战,也为中国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在这个重大关头,一些人在思想上产生困惑:有的对社会主义的前途缺乏信心,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产生疑虑;有的则提出改革开放究竟是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
邓小平于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发表重要谈话,科学总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从理论
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邓小平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针对人们对中国改革开放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邓小平提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抓改革开放的同时,要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邓小平指出,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说到底关键是共产党内部要搞好。邓小平告诫人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指出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正是在邓小平的倡导和支持下,改革大潮汇聚成时代洪流,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