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力量,让我们不忘初心;有一种精神,让我们奋斗前行。在岁月的流逝中,红色经典犹如清泉,时时荡涤着心灵。
为常态化、长效化推动红色主题书籍阅读推广,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职工阅读红色书籍,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增强全院职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信心决心和精神力量,荣县第三人民医院党支部开展“声音里的‘四史’”有声诵读活动,在这里,将由医院党员、团员、职工为大家带来“声音里的‘四史’”诵读作品。
让我们用一首首红色经典诗歌,一篇篇红色经典故事,一声声浓情诵读,致敬经典,汲取力量。
《改革开放简史》选段文字内容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作为上层建筑的精神文明建设,决定了人民的精神状态和国家的形象面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是解决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精神动力问题;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解决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问题。
1994年1月,江泽民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制定总体规划、阶段性目标和具体措施。8月,党中央先后印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6年1月,党中央明确,要把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是思想道德文化建设作为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的主要议题。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精神文明建设作出部署。全会提出,今后15年,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牢固树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坚定信念。全会明确了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会对文化体制改革作出了部署,明确改革要符合精神文明建设要求。遵循文化发展内在规律、发挥市场机制积极作用。全会决定并于1997年4月成立了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根据党中央部署,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很快出现了新的气象,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创建文明村镇活动、创建文明行业活动等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在全国蓬勃展开。在城市,以创建优美环境、建立优良秩序、搞好优质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创三优活动”深入开展,涌现出一批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街道示范点。在乡村,通过“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万村书库”活动,以及各种形式的移风易俗活动,促进农村健康、科学,文明新风的形成,涌现出一批文明村镇典型、文明村镇示范点。在各行业,通过“为人民服务,树行业新风”、社会服务承诺制、百城万店无假货等活动,推动各行业服务质量提高,涌现出一批行业先进典型。人们精神面貌发生新的积极改变,为继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氛围。